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

——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

本報記者 劉志強

2025年10月25日08:02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
  10月20日至23日,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。這次全會是在我國即將勝利完成“十四五”主要目標任務,進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、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。全會審議通過了《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》(以下簡稱《建議》),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。

  10月24日,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,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。

  全會最重要的成果,是審議通過了《建議》

  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,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,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。

  “全會最重要的成果,是審議通過了《建議》。”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介紹,《建議》的起草是在黨中央領導下進行的,“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文件起草組組長,親自擘畫、全程指導、把脈定向,發揮了決定性作用。文件起草組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,堅持正確方向,站穩人民立場,注重把握大勢,加強戰略謀劃,尤其是在發揚民主、集思廣益、凝聚共識上下足了功夫。”

  “《建議》共有15個部分、61條,分為三大板塊。第一板塊是總論,包括第一部分、第二部分,主要闡述‘十四五’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、抓好‘十五五’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。第二板塊從第三部分到第十四部分,分領域部署了‘十五五’時期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。第三板塊由第十五部分和結束語組成,主要部署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,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等任務。”江金權表示,全會召開期間,與會同志討論熱烈,普遍認為《建議》是我們黨歷史上又一個重要綱領性文獻,指導方針科學精准,發展目標清晰明確,任務舉措求真務實,是乘勢而上、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又一次總動員、總部署,必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。

  《建議》擘畫了未來5年發展的宏偉藍圖,為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

  “《建議》准確把握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,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,擘畫了未來5年發展的宏偉藍圖,為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。”圍繞“十五五”時期形勢分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、主要目標等,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、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作了介紹。

  關於“十五五”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總體判斷,“《建議》提出,大國關系牽動國際形勢,國際形勢演變深刻影響國內發展,我國發展處於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、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。”韓文秀表示,從國際看,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,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,從國內看,我國經濟基礎穩、優勢多、韌性強、潛能大,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,“‘十五五’時期,既要乘勢而上,又要迎難而上,把各方面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效能。”

  全會提出了“十五五”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: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,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,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,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,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,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,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。“這些目標既催人奮進又切實可行。”韓文秀表示,相信未來5年,我國綜合國力將持續增強,國際地位將持續提升,人民生活將更加幸福美好,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。

  “從現在起到2035年,隻有10年時間,前5年發展好了才能爭取更大主動。”韓文秀表示,我們要以時不我待、隻爭朝夕的時代緊迫感和歷史使命感,科學謀劃未來5年經濟社會發展,緊緊抓住時間窗口,鞏固拓展優勢,破除瓶頸制約,補強短板弱項,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。

  將認真對標對表《建議》起草“十五五”規劃綱要草案

  《建議》對“十五五”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,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、主任鄭柵潔從產業、市場、區域3個方面作了介紹。

  產業方面,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。“中國經濟靠實體經濟起家,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。”鄭柵潔表示。《建議》圍繞“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,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”,提出優化提升傳統產業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、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、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4方面重點任務。其中,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,初步估計未來5年會新增10萬億元左右的市場空間﹔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蓄勢發力,未來10年新增規模相當於再造一個中國高技術產業。

  市場方面,建設強大國內市場。“強大國內市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依托。”鄭柵潔表示,《建議》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,部署了3方面重點任務,“抓好貫徹落實,要把握好拓展增量、提升效益、暢通循環這3個關鍵。”

  區域方面,促進區域協調發展。“《建議》部署了5方面重點任務,可以歸納為‘三個注重’。”鄭柵潔介紹,一是注重優化布局,包括優化區域布局、國土空間格局﹔二是注重新型城鎮化,科學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,大力實施城市更新等舉措﹔三是注重陸海統籌,進一步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,加快海洋強國建設。

  “下一步,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部署,認真對標對表《建議》,抓緊起草‘十五五’規劃綱要草案,努力編制一個符合實際、順應期盼的高質量規劃。”鄭柵潔說。

  經過未來5年奮斗,中國科技實力又將邁上一個大台階

  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。

  “‘十四五’時期,我國科技實力躍上新台階,科技創新成果豐碩,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,為‘十五五’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”科技部黨組書記、部長陰和俊列出一組數據: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3.6萬億元,較2020年增長48%﹔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量和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排名世界第一﹔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十四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十位。

  “‘十五五’時期,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,統籌教育強國、科技強國、人才強國建設,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,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,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。”陰和俊告訴記者,《建議》從4方面作出部署:一是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二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,三是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,四是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。

  “經過未來5年奮斗,中國科技實力又將邁上一個大台階,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、促進高質量發展將取得更大成效,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。”陰和俊表示。

  全會釋放了中國堅持開放合作、互利共贏的強烈信號

  貨物貿易連續8年世界第一,服務貿易突破1萬億美元,外資提前半年完成“十四五”目標,對外投資穩居世界前三……“十四五”時期,高水平開放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。

  “全會對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了專章部署,釋放了中國堅持開放合作、互利共贏的強烈信號。”商務部黨組書記、部長王文濤介紹,關於“十五五”時期開放工作,《建議》從4方面作了重要部署。

  一是積極擴大自主開放。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,以服務業為重點,擴大市場准入和開放領域。加快推進區域和雙邊貿易投資協定進程,擴大高標准自貿區網絡。聚焦打造開放高地,搞好各類開放試點試驗。

  二是推動貿易創新發展。《建議》對貨物貿易、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這三大支柱都有部署。

  三是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。要擦亮“投資中國”品牌,塑造吸引外資新優勢。有效實施對外投資管理,健全海外綜合服務體系,引導產供鏈合理有序跨境布局。

  四是高質量共建“一帶一路”。加強與共建國家戰略對接,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“小而美”民生項目。

  “我們將推動《建議》各項決策部署落地開花,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,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。”王文濤表示。

  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良好的健康根基和人口根基

  “十四五”以來,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服務體系、疾病預防控制體系、醫療保障體系,衛生健康和人口發展取得明顯進步。

  “到2024年底,中國居民的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9歲,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。”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、主任雷海潮介紹,《建議》立足推動人的全面發展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,對衛生健康和人口方面又作出進一步的謀劃和部署。

  加快建設健康中國。一是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。二是統籌發展與安全,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撐。三是為群眾提供公平可及、系統連續和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。

  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。一是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。《建議》明確倡導積極的婚育觀,優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勵政策,有效降低家庭的生育養育教育成本。二是推動老有所養。舉措包括健全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的政策機制、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等。三是推動老有所為。穩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,優化就業、社保等方面的年齡限制政策,積極開發老年人力資源,發展銀發經濟。

  “衛生健康工作和人口服務工作既要突出老年人、兒童和婦女等重點群體,也要為全人群提供預防、保健、診療、康復全鏈條的綜合服務,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良好的健康根基和人口根基。”雷海潮表示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10月25日 02 版)

(責編:任一林、馬昌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